發(fā)布日期:2012-10-30
信息來源:
投資5.5億元的章丘文博中心眼下正緊張忙碌地施工,作為濟南市重點打造的12個文化項目之一,章丘文博中心包括了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群眾藝術館、城市規(guī)劃館、科技展覽館,明年“第十屆中國藝術節(jié)”前將全面完工。建成后的文博中心,將成為濟南東部最大的文化綜合體。
文博中心的興建,折射出的是章丘文化惠民、服務群眾的決心。“全國文化先進縣(市)”、“全國服務農村、服務基層先進集體”、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(xiāng)”……在這一個個榮譽的背后,是章丘全面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工作實踐。
構建惠民體系
氣派的居民住房、完善的文化基層設施、寬敞的鄉(xiāng)村街道……金秋時節(jié),走進章丘市官莊鎮(zhèn)朝陽社區(qū),文明和諧的鄉(xiāng)村美景惹人醉,令人難以置信竟身處鄉(xiāng)下村落。文化惠民工作體系的構建,大大加快了章丘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進程。
著眼經濟社會的長遠發(fā)展,章丘市科學制定文化惠民工作目標,在領導力量、政策引導、資金投入上加大扶持力度,努力打造“區(qū)域特色文化名城”。成立了文化建設發(fā)展領導小組,形成齊抓共管、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。圍繞增強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,章丘市堅持以學習型黨組織、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帶動學習型社會建設,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,開展學習型機關、學習型單位創(chuàng)建活動,形成熱愛學習、崇尚學習的熱潮。堅持每年實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,組織開展文明單位和道德模范評選活動,引導群眾崇尚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,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。把文化惠民工作納入科學發(fā)展考核體系,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主動性、積極性,為文化建設發(fā)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設施覆蓋城鄉(xiāng)
雖已深秋,但明水街道繡水村的文化大院內卻是暖意融融。村民們在這里唱歌跳舞、讀書看報,十分愜意。正在扭秧歌的宋大媽告訴記者:“以前生活很單調,白天聽雞叫,晚上聽狗叫?,F(xiàn)在,村里有了文化大院和文藝隊,大伙兒湊在一起可以說書、唱戲、扭秧歌,日子可滋潤了。”
按照重點突出、層次分明、門類齊全、功能優(yōu)化的原則,近年來,章丘市先后投資近10億元加快市區(qū)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,高標準打造文化中心、文化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、體育公園等公共文化場所,并向社會免費開放。這兩年,
又重點實施繡源河景區(qū)、章丘市文博中心、龍山黑陶全國版權示范基地等七大項目。其中,繡源河景區(qū)的激光水幕電影項目被納入全省99個大型文化產業(yè)項目,今年“黃金周”8天共接待游客25.6萬人次。
與此同時,章丘市積極把文化惠民的觸角向農村延伸,興建了678處農村文化大院,751處農家書屋,20處鎮(zhèn)街綜合文化站和5處社區(qū)文化中心。今年,章丘市又開展了“基層文化建設提升年活動”,采取“以獎代補”的方式,新建62處農村文化大院、6處社區(qū)文化中心,2處街道綜合文化站,40處農家書屋。在鄉(xiāng)村學校建設少年宮,基本形成一批設施齊全、功能完備、資源共享、特色鮮明的農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動項目和品牌。
硬件不軟,“軟件”更硬。章丘市連續(xù)多年組織開展“歡樂中國行”、“激情廣場大家唱”、國際攝影大賽等一系列大型節(jié)會和演藝活動,讓群眾共享文化盛宴。今年,又組織開展莊戶劇團展演、基層文化培訓、百脈劇場演出、民星才藝大賽文化下鄉(xiāng)和廣場系列文化演出等活動。“走進基層·文化下鄉(xiāng)”已演出65場,民星才藝大賽演出36場,百脈劇場演出25場,“以演代訓”文藝輔導200余場,為農村(社區(qū))群眾免費送戲、送節(jié)目200余場,送電影近1萬場。
傳承增強動力
在第四屆山東省文博會上,作為全省唯一獨立參展的縣市,章丘繡源河綜合體項目、七星谷農林文化產業(yè)園、官莊鎮(zhèn)畫家村擴建項目成功簽約。
在傳承中發(fā)揚,增強的是章丘文化惠民的內生動力。為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,章丘建立數(shù)據(jù)庫,舉辦培訓班,引導收徒傳藝,挖掘傳承民俗文化。目前,章丘市有國家級“非遺”保護項目1項,省級4項,濟南市級26項,章丘市級52項。其中,章丘芯子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獲“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”、“首屆齊魯民間藝術展演金獎”。同時,挖掘民間文化資源,發(fā)揮民間文化能人的作用,加強莊戶劇團的發(fā)展。老體協(xié)呂劇團、文祖鎮(zhèn)青野五音戲劇團、官莊鎮(zhèn)章丘梆子劇團等多家莊戶劇團不斷發(fā)展壯大,活躍在農村,熱鬧在田間,開展了100余場展演活動,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鄉(xiāng)土藝術風景線。
不僅如此,章丘市積極鼓勵引導扛芯子、五音戲、皮影戲、呂劇等民間藝術表演隊伍、民俗手工藝隊伍、少兒藝術培訓團體發(fā)展,精心組織百脈燈會、民間藝術展演、文化“三進”和文化下鄉(xiāng)等群眾性文化活動,培植了一大批群眾文藝隊伍,保存和弘揚了一批優(yōu)秀民間藝術。連續(xù)舉辦24屆百脈燈會、焰火晚會、10屆民間藝術表演和3屆民間手工藝制作展演,每年觀眾都達30萬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