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基斯坦白沙瓦—卡拉奇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(簡稱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)首段33公里的道路通車儀式日前舉行,這是該條高速公路的首段通車公路,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取得初步成果。
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處于連接南北的關鍵節(jié)點
巴基斯坦有各種機動車約941萬輛,90%以上的客貨運量通過公路進行,但公路密度不夠高。2009年,巴基斯坦國家公路局制定“十年投資規(guī)劃”,擬全面擴建并改造國家公路網,提高公路密度和道路通行能力,降低車輛運營成本和道路故障率。
全長1152公里的白沙瓦—卡拉奇高速公路南起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,途經木爾坦、費薩拉巴德、伊斯蘭堡等主要城市,北至西北重鎮(zhèn)白沙瓦,是貫通巴基斯坦南北的交通大動脈,全線通車后對于維護其社會穩(wěn)定、帶動沿線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、改善內外部互聯(lián)互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。
全長392公里的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,南起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蘇庫爾市,北至旁遮普省重要城市木爾坦,處于連接南北的關鍵節(jié)點上。該項目總投資約28.9億美元,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中國建筑)承建,工期36個月,是中巴經濟走廊在建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。
中國建筑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總指揮長唐浩介紹說,自2016年8月正式開工以來,這條雙向6車道、設計時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,整條道路路基已全線貫通,路面施工正在全面推進。
中國建設者在高溫重載條件下確保施工質量
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給中國建設者出了兩道難題。
首先是巴基斯坦氣候炎熱,夏季極端氣溫可達50攝氏度以上,加上車輛超載現象較為普遍,在高溫重載條件下確保施工質量是一大“坎兒”。項目執(zhí)行總經理李干椿說,這種條件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高溫抗車轍性能要求極高,對路面方案設計及施工配合比設計提出了嚴格的要求。經過對巴基斯坦多條已運營公路進行調研,中國工程師有針對性地選用瀝青標號和進行瀝青混凝土改性設計。此外,業(yè)主要求混凝土入模溫度不高于30攝氏度,可是當地4—10月的平均溫度超過了30攝氏度。為保證混凝土質量,他們通過優(yōu)化配合比、安裝拌合用水制冷設備、使用包裹水泥罐及攪拌車等方式實現降溫。
其次由于項目所在區(qū)域屬印度河沖積平原,沿線穿越較多水塘、溝渠,地下水位較高,建設者采用了工程量龐大的填方路基設計,路堤平均填高約5.5米,最大填高達16米,總填方量高達8900萬立方米。
本報記者前往現場采訪時,李干椿正指揮即將通車路段最后500米的路面施工工作。當時木爾坦的最高氣溫超過45攝氏度,地表溫度接近70攝氏度。熱浪蒸騰中各項作業(yè)有條不紊進行。
李干椿表示,工作中大家都感到有壓力,“這種壓力來自樹立央企標桿形象和為國爭光的責任感、使命感與榮譽感,來自為中巴友誼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多作貢獻的自我加壓。我們希望把這個項目做成典型。”
“我很感激能在這里得到學習和成長的機會”
木爾坦地處巴基斯坦中心地帶,是南亞地區(qū)的歷史文化名城。在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工作的罕拉姆·謝赫扎德告訴記者,“以前從木爾坦去白沙瓦要花10多個小時,等這條高速公路修好了,可能只要一半時間就夠了,不管是出門做生意還是旅行都會很便利。我希望更多人到我的家鄉(xiāng)來,木爾坦會發(fā)展得越來越好。”
謝赫扎德是土生土長的木爾坦人。兩年前剛到項目工作時,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安,如今他已負責起整個營地的后勤保障工作。前不久,謝赫扎德用掙來的工資給父母蓋了一棟新房。他說,“我很感激能在這里得到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”
據介紹,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直接解決當地2.8萬余人的就業(yè),間接創(chuàng)造就業(yè)崗位5萬余個,為當地員工開展職業(yè)培訓共9016人次。2017年,項目三分部從卡拉奇邀請專業(yè)培訓機構為當地員工進行財稅、安全及特種機械操作等培訓,并頒發(fā)職業(yè)上崗證。其間先后培訓2872名職業(yè)工人,其中207人成功取得特種作業(yè)上崗證。
巴基斯坦時任總理阿巴西在出席通車儀式時表示,作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之一,“蘇木段”高速公路項目取得如此快的進展,離不開中國政府和有關參建方的大力支持。項目全線貫通后,必將促進當地與其他地區(qū)的互聯(lián)互通,推動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。